• <li id="4e24w"></li>
  • <strike id="4e24w"></strike>
  • <li id="4e24w"></li>
  • 諸城市安泰機械有限公司
    新聞中心
    公司動態

    噴淋式殺菌鍋在玻璃罐殺菌中的防爆裂措施

    發表時間:2025-06-11

    在玻璃罐殺菌過程中,噴淋式殺菌鍋的防爆裂措施需從設備設計、工藝控制及操作規范等多維度入手,核心在于平衡溫差應力與壓力波動,具體措施如下:

    一、結構優化:降低溫差沖擊

    1. 噴淋系統均勻性設計

    噴淋式殺菌鍋內部噴淋管采用環形或矩陣式布水結構,確保噴頭孔徑與流量匹配,使熱水或冷卻水以霧狀均勻覆蓋玻璃罐表面,避免局部溫差過大(如溫差超過50℃易導致玻璃罐熱脹冷縮不均開裂)。

    新增預熱/預冷緩沖階段:殺菌前,通過循環溫水(溫度逐步從50℃升至殺菌溫度)對玻璃罐進行預熱,升溫速率控制在3-5/min;殺菌結束后,冷卻水先經熱交換器預熱至接近罐內溫度再噴淋,降溫速率≤5/min,減少熱應力沖擊。

    2. 壓力平衡裝置升級

    在噴淋式殺菌鍋頂部安裝高精度壓力傳感器與自動調壓閥,實時監測鍋內壓力變化。當殺菌溫度升至121℃時,鍋內壓力需維持在0.15-0.2MPa(高于常壓下的蒸汽壓力),避免玻璃罐內外壓差過大;冷卻階段同步通入壓縮空氣(壓力維持在0.1-0.12MPa),抵消罐內蒸汽冷凝產生的負壓,防止罐體被外部氣壓壓裂。

    二、工藝參數精準控制:規避應力集中

    1. 溫度-壓力協同控制

    采用 PLC 智能控制系統,將殺菌溫度與壓力關聯設定:例如殺菌溫度每升高10℃,鍋內壓力同步提升 0.03-0.05MPa,確保玻璃罐內外壓力差始終≤0.08MPa(玻璃罐耐受安全閾值)。

    分段式殺菌程序:將傳統 “升溫-保溫-降溫” 三段式工藝細化為五段,增加“緩慢升溫段”(50-80℃,升溫速率2/min)和“梯度降溫段”(80-40℃,分3次降溫,每次溫差≤15℃),減少溫度驟變對罐體的沖擊。

    2. 裝載方式與水流循環優化

    玻璃罐采用直立式網格托盤裝載,托盤間距2cm,避免堆疊導致局部水流不暢;罐與罐之間用硅膠墊分隔,防止殺菌過程中因震動碰撞產生微裂紋。

    循環水泵流量按殺菌鍋體積設定為10-15m3/h,使水流形成螺旋式循環,確保罐身各面受熱均勻,溫差≤3℃。

    三、玻璃罐質量與預處理:提升抗沖擊能力

    1. 罐體質量篩選

    選用硼硅玻璃材質(熱膨脹系數3.3×10⁻⁶/℃),比普通鈉鈣玻璃抗熱震性提高50%;入鍋前通過激光檢測儀篩選罐體,剔除壁厚不均(誤差>0.2mm)、表面有微裂紋或氣泡的次品。

    2. 預殺菌處理

    玻璃罐灌裝前經80℃溫水浸泡15分鐘,消除制造過程中殘留的內應力;灌裝時物料溫度控制在60-70℃,與殺菌初始溫度差≤20℃,減少入鍋后的溫差應力。

    四、操作規范與安全監測:預防突發風險

    1. 壓力-溫度聯動報警

    設定安全閾值:當鍋內壓力波動超過±0.02MPa或溫度偏差>±2℃時,系統自動觸發聲光報警并暫停噴淋,防止因控制失靈導致壓差驟變。

    2. 定期設備維護

    每周檢查噴淋孔是否堵塞(可用壓縮空氣疏通),每月校準壓力傳感器(誤差0.01MPa),每季度對噴淋式殺菌鍋進行耐壓測試(測試壓力為工作壓力的1.5倍,保壓30分鐘無泄漏),避免設備老化引發的壓力控制失效。

    3. 操作人員培訓

    殺菌工序操作人員需經專業培訓,掌握 “先升壓后升溫、先降溫后降壓” 的操作順序(例如降溫時需先將溫度降至80℃以下,再逐步釋放鍋內壓力至常壓),杜絕因誤操作導致的壓差沖擊。

    通過以上措施,可將玻璃罐在噴淋式殺菌鍋中的爆裂率控制在0.5%以下,同時保證殺菌效果符合商業無菌標準(如F₀值≥8)。核心邏輯是通過“溫差緩沖、壓力平衡、結構保護”三重機制,消除玻璃罐因熱應力和壓差產生的破裂風險。

    本文來源于諸城市安泰機械有限公司官網http://www.lygzfgjj.com/


    主站蜘蛛池模板: 广安市| 雷波县| 江孜县| 安陆市| 新巴尔虎右旗| 通榆县| 黔西| 敖汉旗| 柘城县| 绵竹市| 西城区| 汉阴县| 三江| 茶陵县| 遂溪县| 巴林右旗| 临猗县| 眉山市| 钦州市| 德清县| 枝江市| 临湘市| 临泉县| 昌都县| 桂东县| 武川县| 会理县| 封丘县| 湖州市| 延庆县| 临泉县| 永州市| 天祝| 闸北区| 大足县| 龙陵县| 玉溪市| 宜兰县| 宣汉县| 项城市| 仪征市|